伊娃·普里玛·潘多拉 by 让·考辛 勒维厄 - 1550 - 97 x 150 厘米 卢浮宫博物馆 伊娃·普里玛·潘多拉 by 让·考辛 勒维厄 - 1550 - 97 x 150 厘米 卢浮宫博物馆

伊娃·普里玛·潘多拉

油画 • 97 x 150 厘米
  • 让·考辛 勒维厄 - 1500 - 1593年之前 让·考辛 勒维厄 1550

这幅作品是由Justyna发现的,她负责我们的社交媒体和合作伙伴关系——你在Twitter和Facebook上关注我们吗?太棒了!我从来没有在卢浮宫看到过它(可能是因为那里的藏品有38万件),但它确实值得在DailyArt中展出。在《创世记》中犯下了原罪的夏娃,在这里被等同于在希腊神话中因为好奇心打开上帝托付给她的盒子的潘多拉并传播了折磨人类的所有邪恶。克森(Cousin)沉迷于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最喜爱的思想练习,引导他的观众们进行一个比较:犹太-基督教传统中的第一个罪人和赫菲斯托斯塑造的第一个女人之间是否有显著的相似之处?两个女人的不服从源于同样的动机:好奇心。两者都是人类所有疾病的根源:如头骨(虚荣的象征)所表明的,潘多拉手下的花瓶已经释放了它本应永远囚禁的瘟疫和灾难。刻画第一个女人夏娃充满诱惑的想象力提供了一个理想化的女性形象,躺在一个双重的背景下:右边尚未被驯服的风景暗示着地球上的天堂的蜿蜒,左侧则是由男人组织和支配的。让·克森的灵感明显来自于意大利:严谨的视角运用,熟练的对绘画空间的组织,微妙的左侧光线所描绘的身体轮廓,年轻女性的身体感官,以及对珠宝和饰品的精致处理。建筑和头骨复杂的象征意义是对生命的短暂性和地球之美的召唤,让人联想到曼陀涅(Mantegna)。人们对这部作品的历史和其创作背后的环境相知甚少。这幅画是一个原与让·克森在同一个村庄的森斯(Sens)家族的财产,后由卢浮宫之友(Friends of the Louvre)协会买下,并于1922年赠予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