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星期前,在“星期三的艺术思考”中,我们讲到了尼采对艺术的浪漫主义态度,他声称作品必须来自艺术家的精神,作为创作者个性的真实散发。这种观点经常被理解为艺术家是对其自身感受的殉道者,艺术即源于此。在这幅马格利特(Magritte)画作中描绘的这本书是爱伦坡的《阿瑟·戈登·皮姆奇事》(The Narrative of Arthur Gordon Pym),这是对坡体现的这种浪漫主义哲学以及对自己真实本性的无知的颂歌。在这本神秘的书中,由于极端的航行环境,阿瑟·皮姆被迫与未知的自己打交道。这说明了仅从一个人的感受中获取艺术是有问题的 - 人可能对自己也感到遥远,使得发散为作品过程更加复杂,就像这幅画似乎暗示的,没有看到“镜中的面孔”,而只有反射出来的半本书。此外,想象一下,对于创作描绘痛苦的杰作所需的很长时间,从初稿到最后的细节,都保持同样那些情感。就像葡萄牙诗人和作家费尔南多·佩索阿(Fernando Pessoa),一位20世纪最重要的文学人物之一,曾经写下的“诗人是伪装者\如此擅长他的表演\他甚至佯装痛苦\他实际感到的痛苦。“ Artur Deus Dionisio 顺便提及,今天是Artur的生日 :) 生日快乐!:)




不可复制
布面油画 • 81.3 cm × 65 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