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名女子 by 阿姆丽塔 谢尔-吉尔 - 1935 国家现代艺术馆 三名女子 by 阿姆丽塔 谢尔-吉尔 - 1935 国家现代艺术馆

三名女子

布面油画 •
  • 阿姆丽塔 谢尔-吉尔 - 1913年1月30日 - 1941年12月5日 阿姆丽塔 谢尔-吉尔 1935

阿木里塔·舍吉尔常被称为印度的弗里达·卡罗 (缘于她们面部特征的相似而并非她们作品的类似)。舍吉尔生于1913年,父亲是一名旁遮普锡克人,母亲为匈牙利人。她童年的大部分时间是在布达佩斯度过的,8岁就开始作画的她于1921年搬到了印度。她于1923年短暂的在弗洛伦萨艺术学校停留过一段时间,隔年她再次搬回了印度一直待到年满16岁。在这之后她随母亲乘船前往巴黎进行职业画家的培训。她早期受到欧洲画家如塞尚和高更的影响。她因作品《年轻女子》于1933年被选中成为巴黎大沙龙的一名成员,她也是史上此协会中最年轻一名成员。时隔一年她又回到了印度。

笔者20世纪5060年代生于印度孟买。我当时听说过的印度画家只有·阿木里塔· 舍吉尔和 M F 侯赛因。 我对前者的兴趣超过了以抽象画著称的侯赛因。我很难解释这种偏好。经过这么多年的历练我大概知道了这种兴趣是源于她特殊的成长背景以及她身为印度女性想成为一名伟大艺术家背后所需要的坚韧的性格,尤其是在她生长的年代印度社会还比较保守,而且当时的印度受到英国都督的统治。她的性格特征和她的成长经历完全可以在她看上去静谧,但富有力量的作品中得到体现。

笔者也比较喜欢她的早期的作品,从风格上来讲比较欧化而缺少印度风格,但她作品的特别之处正是在于她开始探索印度主题,这些作品不同于她以前的作品。她在印度的旅行经历加深了她对印度女性窘迫境遇的理解,农村的女性更成为了她后期作品的主题。我尤其喜欢今天向大家介绍的这部作品,这也是她回到印度所创作的第一部作品。因为这部作品的主题比较集中,就是关于女性本身的,布景里也没有类似罐子,瓶子或者墙(这些日常生活器物经常出现在她其他的印度风格作品中)。这样的布景不会让观众去考虑这些女性在想什么或是在做什么。她死于1941年,死因不明。笔者很想知道,如果她能被多赋予几年的生命她所作的作品又会给我们带来怎样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