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尔斯·伯格 (Else Berg, 1877-1942) 于1917年创作的这幅自画像是秘传和神智学影响的完美结合。她将自己的灵感转化为梦境、奇幻人物、光环和羽毛笔刷的痕迹。伯格描绘了自己坐在一张椅子上,周围环绕着鸟儿、红色三角形和太阳。这幅作品的灵感可能来自于皮埃·蒙德里安(Piet Mondrian) 的神智学三联进化论,它代表了人类精神觉醒的三个阶段。作为精神觉醒的主体,伯格把自己置于绘画的中心。蓝色裙子的选择和她头上光晕般的阴影可以理解为对圣母玛利亚(Virgin Mary) 的借鉴, 圣母玛利亚经常出现在她这一时期的作品中。1916年至1920年,精神和宗教主题在伯格的作品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这可以理解为与国际变化有关——第一次世界大战、社会主义和工业化。
犹太裔德国艺术家埃尔斯·伯格出生在上西里西亚 (Upper Silesia) 的拉蒂博尔 (Ratibor) (今波兰的拉齐布日Racibórz)。1909年,她和她的堂兄、后来的丈夫犹太裔荷兰画家塞缪尔 (姆米) ·施瓦兹
[Samuel (Mommie) Schwarz] 一起前往巴黎,观察现代艺术的最新发展。这给她的作品带来了巨大的改变,在此之前,她的作品一直是具象的和现实的。这之后,她采用了一系列以她自己的方式诠释的现代主义风格。1910年,伯格和施瓦茨在阿姆斯特丹定居,并在欧洲各地进行了多次艺术旅行。他们最终于1920年结婚,一直生活在一起,直到1942年去世。从20世纪20年代到她的职业生涯结束,巴黎现代主义者的抽象和超现实主义倾向仍然存在于她的作品中。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纳粹使犹太人无法展出他们的作品。作为一种预防措施,在战争刚开始时,伯格和施瓦兹把他们的许多作品都藏在朋友那里。他们决定不躲起来,拒绝佩戴黄星,一种当时强迫犹太人佩戴的标志。1942年11月12日,他们被从家中带走,经由荷兰舍剧院 (Hollandsche Schouwburg) 被驱逐到韦斯特博克 (Westerbork)。四天后,他们被送上开往奥斯维辛 (Auschwitz) 的火车,并在抵达那里的当天被杀害,那一天是11月19日。
1945年1月27日,纳粹最大的死亡集中营奥斯威辛被红军解放,那里曾有约110万生命被残忍杀害。今天是国际大屠杀纪念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