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很长,但这个故事非常有趣,我们必须写出来。古斯塔夫·克里姆特的《伊丽莎白·莱德勒肖像》是一幅气势磅礴、令人眼花缭乱的作品,反映了20世纪早期维也纳上流社会的力量、优雅和自信。这些品质或明或暗,例如画中人物平静、自信的表情,以及她周围半隐半现的符号。它不像克里姆特的其他女性肖像(如阿黛尔·布洛赫-鲍尔)那样出名,只是因为它被私人收藏。
这幅肖像不仅颂扬了维也纳的文化和商业精英,也无意中成为了一个即将消失的世界的墓志铭。这幅肖像还强调了莱德勒家族的巨大权力。这个家族是维也纳仅次于罗斯柴尔德家族的第二大富豪家族。如果你仔细观察画中人物的长袍,你会注意到两条淡蓝色的龙从波涛汹涌的浪花中冒出来。这些符号表明伊丽莎白身披皇帝的斗篷。虽然克里姆特经常在他的作品中使用东方图案,但这幅肖像是唯一一幅带有帝国图示的肖像,凸显了伊丽莎白及其家人的重要性。
就伊丽莎白的肖像而言,作品周围的历史背景为克里姆特及其主题提供了新的视角,与这幅画的初始基调形成鲜明对比。这幅充满生命、光明和乐观的作品描绘的是一位年轻女子,她的生活在15年内发生了毁灭性的转变,这真是悲剧性的讽刺。在她父亲于1936年去世,1938年纳粹吞并奥地利后,伊丽莎白曾经迷人的生活陷入了悲剧。1939年,纳粹洗劫了莱德勒艺术收藏品,只留下了家庭肖像,这些肖像被认为“太犹太化”而不能窃取。伊丽莎白在1921年与沃尔夫冈·冯·巴霍芬-埃希特结婚后皈依了新教,两人于1934年离婚后,她又重新成为犹太教。伊丽莎白孤身一人留在维也纳:她的丈夫与她离婚,她唯一的孩子去世,她的母亲逃往布达佩斯。
面对可能的迫害,伊丽莎白散布了一个故事,说1918年去世的非犹太艺术家克里姆特是她的生父。虽然今天这种说法普遍被驳斥,但某些方面——克里姆特的花花公子名声、他对描绘伊丽莎白的执着奉献以及伊丽莎白自己作为雕塑家的地位——使这个故事变得可信。她的母亲塞雷娜甚至签署了一份宣誓书,确认克里姆特是她生父,以挽救女儿。这个策略奏效了:伊丽莎白从纳粹政权那里收到了一份文件,承认她是克里姆特的后代,在一位前内兄(纳粹高级官员)的帮助下,她得以在维也纳安然无恙地生活,直到1944年去世。
P.S. 圣诞节就要到了,你准备好圣诞礼物了吗?如果没有,请在 DailyArt 商店查看我们精美的艺术品。你会在那里找到克里姆特粉丝的特别之物。:)
P.P.S. 古斯塔夫·克里姆特在他的职业生涯中画了许多标志性的肖像画。他以独特的风格而闻名,在职业生涯早期也创作了非常传统的作品。发现克里姆特不为人知的肖像画,你永远不会猜到是他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