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后印象派稚拙派(或原始主义)画家亨利·卢梭 (Henri Rousseau) 的这幅《巴黎圣母院》,不仅彰显了他作为艺术家的身份认同,更流露出他与巴黎的深厚渊源和民族自豪感。画中那位拄着手杖、身着黑衣的独行者,或许正是卢梭本人的隐喻式自画像。正如一位评论家所言:“他栖居于画作中,如同我们栖居于梦境。”
这幅画散发着宁静的怀旧气息:圣教堂的尖顶和巴黎圣母院的塔楼沐浴在空灵的光辉中,似乎在吸引着这个孤独人物的目光。简单而精致的构图和明亮的色彩是卢梭晚期风格的标志,与他非常欣赏的柯罗 (Corot) 的影响相呼应。
虽然《巴黎圣母院》可能是卢梭根据照片和相关素描创作的,但也很可能是他自己在巴黎码头游荡和工作的回忆所塑造的。通过诗意的感知,他将场景转化为梦幻般的永恒。他早期的一位仰慕者将这幅作品描述为一种“圣灵忧郁”的氛围,驳船的桅杆和圣母院的尖塔似乎在河对岸相互对话。
附注:如果您想了解更多有关后印象派的信息,请参加我们的在线课程,后印象派是多元化、实验性、象征主义和情感内省的缩影!
又附:这是亨利·卢梭的10幅画作——他的艺术是您从未见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