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78年春天,在沙龍開幕式的一個月前,雖然亨利·熱爾韋是著名的畫家,《羅拉》還是被美術學院當局殘酷的從展覽排除,僅26歲時的熱爾韋已獲得沙龍獎章。這時,當局做出不同的決定,因為認為《羅拉》的場景是「不道德的」。
熱爾韋在阿爾弗雷德·德·繆塞(1810-1857)於1833年出版的長詩找到靈感。文本講述年輕資產階級雅各‧羅拉的命運,他陷入遊手好閒及沉湎酒色的生活。他遇到瑪莉,一個在賣淫中尋求擺脫痛苦的青少女。羅拉在這裡被毀了,他站在窗邊,眼睛轉向熟睡的女孩。他正準備服毒自殺。
這個場景被認為是有傷風化的,並不是因為瑪莉的裸體(這與當時經典的裸體沒有任何區別)。而是,當代人將他們的注意力轉向女式禮服、吊襪帶以及與匆忙解開的緊身胸衣上面覆著高禮帽組成的靜物。熱爾韋可能受到愛德加‧竇加的建議把「在地上放一件緊身胸衣」,以讓觀者知道到這個女人「不是模特兒」。事實上,這種性格以及衣服的特性明確的表明瑪莉的同意,以及她作為妓女的身分。此外,從衣服伸出的手杖是性交的隱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