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止複製 by René Magritte - 1937 - 81.3 cm × 65 cm 禁止複製 by René Magritte - 1937 - 81.3 cm × 65 cm

禁止複製

布上油畫 • 81.3 cm × 65 cm
  • René Magritte - November 21, 1898 - August 15, 1967 René Magritte 1937

兩週前的《禮拜三藝術思考》中,我們說到了尼采對於藝術的浪漫主義態度,認為藝術必須來源於藝術家的精神世界,是創作者個性的真實抒發。這種觀點被很大程度接受,認為藝術家是他們個人感情的殉道者,而藝術就從這種感情中誕生。這幅馬格里特(Magritte)的畫作中出現的書是坡(Poe)的《阿瑟·戈登·皮姆的故事》("The Narrative of Arthur Gordon Pym"),這本書既是對坡所展現的浪漫主義的頌歌,也是對一個人真事本性中的天真的頌歌。在這本神秘的書中,由於處於極端的航行環境,阿瑟·皮姆被迫與一個未知的自己打交道。這就說明了完全從自己的感受中獲得藝術是多麼困難——一個人能夠感受到自己很遙遠,使得感情的抒發更加複雜,就像這幅畫暗示的那樣,人們無法看見自己“鏡子中的面孔”,且只能看到半本書的反射。另外,想像一下如果是一幅描繪痛苦的傑作,從作品的最初稿到最後一個細節的這麼長時間裡,藝術家都要維持相同的情緒進行創作。就像葡萄牙詩人兼作家,也是20世紀最重要的文學人物之一的費爾南多·佩索阿(Fernando Pessoa)曾寫的:“詩人是一個騙子,如此精於演技。對於他實際感受到的疼痛,他甚至也要假裝。”

Artur Deus Dionisio. 順便說一句,今天是Artur的生日,祝福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