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伐 by Paul Klee - 1932 - 71 x 55,5 釐米 步伐 by Paul Klee - 1932 - 71 x 55,5 釐米

步伐

油畫和鉛筆在黃麻纖維上 • 71 x 55,5 釐米
  • Paul Klee - December 18, 1879 - June 29, 1940 Paul Klee 1932

您可以在 Zentrum的展覽上親眼看到今天這件作品:保羅·克利的「動態畫作」展示了克利的作品以及他對任何形式運動的著迷。請享受吧!

在他為包豪斯撰寫的教學筆記中,保羅·克利談到了思想的自由。克利指出,心靈並不孤立於世界,而是與身體緊密相連。而這相反過來又被地心引力束縛在地球上。身體的運動不如心靈般自由。在爬行、跨步、攀登甚至跳躍中,身體仍然受到重力,克利稱之為鉛垂線的限制。克利在他的教學筆記中詳細分析了運動,主要是在理論層面上,他試圖將這些理論轉化為在繪畫上的實踐,通常是以自由或是遊戲的方式。他試圖以視覺的方式表達行走姿勢的物理體驗、跨步的節奏或尋求平衡。畫作的標題《步伐》(1932)也點明了運動這個主題。這幅畫的描繪和標題一樣清晰簡約:一個十字形的幾何圖形,有兩個黑色的圓作為眼睛,短線作為腿,和一條長長的紅線穿過畫面。

克利通過身體姿勢、目光方向和腳的排列非常簡單地展示了運動和運動的方向。但畫中的小細節更進一步強化了運動的形象:克利將右臂和右腿附近的三角形畫得比左邊的大。這使畫面在運動方向上增加了重量,圖像通過背部的姿勢平衡了這一點。克利通過將它立在細小的腿上,減少了這個形象的沉重感。克利還使用他在圖像上方中間放置的平面使形象看起來更輕盈。在他的筆記中,克利使用了「沉輕」(heavylight)一詞,表明了他傾向利用對比,就像他在《步伐》中所做的。最後,紅線被畫成了一道閃電。克利反復使用箭頭或閃電作為動態的象徵。在這幅畫中,閃電不應被看作是一個主題,更應被看作是種運動的表現。

愚人節快樂!(請放心,今天的介紹和畫作絕對是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