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能展示今天的畫作要感謝伯恩美術館,今天,您可以看到壹個特別的展覽,即從其收購歷史的角度對現代大師們的收藏品進行了深入的觀察。展覽突出了瑞士的“退化藝術”和“國防機制的知識化”等問題。敬請欣賞!
在壹家花園餐廳裏,穿著考究的男女坐在樹蔭下聊天。左上角有壹個侍者,左下角有壹只狗,他們看著這寧靜的景象。畫前面有壹個人正在看報紙。
1907年的壹個小型油畫研究作品是今天這位藝術家的創作模型。雖然這項研究只不過是壹幅素描,但它比我們的繪畫更貼近自然。麥克把研究作品中的大部分形象直接復制了過來,但它們極其簡化,又色彩鮮艷。尤其是繪畫邊緣的形狀和顏色,遵循著與可見現實相分離的特點,使繪作有了自己的生命力。這位藝術家自己寫道:“這幅畫所借鑒的主題不值壹提,但繪作所展現出的生命力及魅力值得我們深思。我相信我們將擁有壹種不同於其他時代的活力,這幅畫中各個人物的錯落有致起了重大作用。”
因此,藝術不是單純的復制,而是描繪自然。為了讓壹幅畫顯得有生命力,它需要對比推敲。在我們的繪畫色彩中,綠色和紅色這兩個互補色調的對比占主導地位。較小的動態綠色區域位於繪畫的左邊緣和上邊緣;較大的紅色和棕色區域占據了繪畫的其余區域。黃色的斑點散落在整個畫布上;而白色的區域朝著畫作的背面逐漸變小,可以將觀眾的目光引向繪畫的中心。人們被描繪成壹種簡化的形式,連臉部表情都沒有;而作者仔細繪制的區域與其他壹筆帶過的區域形成了鮮明對比。
奧古斯特麥克1887年出生於德國威斯特伐利亞。他在杜塞爾多夫藝術學院和工藝美術學校接受培訓。在這幅畫問世的那壹年(1912年),他住在波恩;他加入了慕尼黑的“藍騎士”藝術家團體;他和弗蘭茲·馬克壹起拜訪了巴黎的畫家羅伯特·德洛奈。1913年10月,他和家人在瑞士伯爾尼奧伯蘭郡的圖恩湖希爾特芬根定居。
1914年春,他與保羅·克萊和路易斯·莫利埃壹起前往突尼斯。同年8月初,第壹次世界大戰爆發後不久,他被征召入伍。僅僅兩個月後,28歲的麥克在法國香檳遇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