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個女孩 by Amrita Sher-Gil - 1935 - 92.8 cm × 66.5 cm 三個女孩 by Amrita Sher-Gil - 1935 - 92.8 cm × 66.5 cm

三個女孩

布面油畫 • 92.8 cm × 66.5 cm
  • Amrita Sher-Gil - 30 January 1913 - 5 December 1941 Amrita Sher-Gil 1935

阿姆裏塔·謝爾-吉爾(Amrita Sher-Gil) 出生於1913年,父親是旁遮普錫克教徒,母親是匈牙利裔猶太人。她有時被稱為印度的弗裏達·卡羅(Frida Kahlo)(主要是因為她的面部特征與印度人很像,而不是因為她的藝術)。她童年的大部分時光是在布達佩斯度過的,但1921年搬到了印度,她8歲時開始畫畫。1923年,她在佛羅倫薩的壹所藝術學校短暫停留了壹段時間,第二年回到印度,壹直呆到16歲。之後她和母親壹起前往歐洲,在巴黎接受畫家的培訓。 最初她受到塞尚(Cezanne)和高更(Gauguin)等歐洲畫家的影響,她的繪畫《年輕女孩》(1931)使她成為有史以來最年輕的人,並且於1933年當選為巴黎大沙龍的助理,她是其中唯壹的亞洲人(!)。阿姆裏塔於1934年回到印度 。

我在50年代和60年代的印度孟買長大,我聽說過的印度畫家只有阿姆裏塔·謝爾-吉爾(Amrita Sher-Gil)和M F侯賽因(M F Husain)。不知道為什麽,我總是被她的作品所吸引,而不是更抽象的侯賽因。現在我已經老了很多,我相信這可能是因為她非凡的背景和性格的力量,使她成為壹個著名的畫家——作為壹個印度人和壹個女人。特別是在當時的更加保守,印度人處於英國統治之下的時期,她的力量和故事在她的作品中流露出來。

雖然我也很喜歡她早期的作品——風格比較歐洲化,而不是明顯的印度風格——但對我來說,只有當她開始探索印度主題時,她的作品才真正讓她與眾不同。她在印度各地的旅行加強了她對婦女困境的認同,特別是農村婦女是她後期藝術的焦點。我特別喜歡《三個女孩》,這是她回到印度之後的第壹幅作品,因為完全是關註親密性和女性本身,沒有給鍋墊或墻留下空間(就像她的其他印度繪畫那樣)。這使觀眾的註意力轉移到了這三個女人在想什麽,在她們的生活中發生了什麽。她於1941年死於拉合爾,死因不明,我們不禁要問,如果她有機會的話,她還會給我們留下多少東西。

-邁克爾·安德森(Michael Anders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