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妲·艾薩克斯·曼肯飾演《瑪澤帕》 by Henry Mullins - 1864 艾妲·艾薩克斯·曼肯飾演《瑪澤帕》 by Henry Mullins - 1864

艾妲·艾薩克斯·曼肯飾演《瑪澤帕》

攝影 •
  • Henry Mullins - 1854 - 1921 Henry Mullins 1864

在先前的文章中,我曾探討「我是誰?」這個問題,其中包括對維吉尼亞·奧爾多伊尼(Virginia Oldoini)的研究。一幅肖像是否能揭示我們的真實身份,抑或只是展現我們對自身的想像?今天,我希望進一步擴展這個探索,介紹一位刻意隱藏真實姓名的女性——她以艾妲·艾薩克斯·曼肯(Adah Isaacs Menken, 1835-1868)之名聞名於世。然而,當我翻閱她的生平時,總覺得她自己或許也無法確切地回答「我是誰?」這個問題。她渴望以寫作成名,卻成為當時收入最高的女演員。

她的一生充滿謎團,對自身出身的說法多變,以至於至今無法百分之百確定她的真正身份。她曾在法國波爾多發表作品時,自稱本名為瑪麗·瑞秋·阿德萊德·德·維爾·斯賓塞(Marie Rachel Adelaide de Vere Spenser),也曾聲稱自己名為多洛雷斯·阿迪奧斯·洛斯·菲爾特斯(Dolores Adios Los Fiertes)。現代研究推測,她可能出生於美國田納西州孟菲斯,本名艾達·C·麥考德(Ada C. McCord),但仍有其他可能的出生背景和姓名未被完全排除。

她短暫的一生,似乎始終圍繞著「我是誰?」這一疑問。1855年2月,她與音樂家G. W. 克尼斯(G. W. Kneass)短暫結婚,但一年後便與第二任丈夫——亞歷山大·艾薩克·曼肯(Alexander Isaacs Menken)結為連理,並沿用了他的姓氏。曼肯信奉改革派猶太教,而艾妲則透過他的血統,開始自稱擁有猶太血緣,甚至開始學習猶太教義。此時,她已活躍於紐約和舊金山的戲劇界,並嘗試發表詩作,然而並未獲得太多關注。她渴望以文學作品建立聲譽,卻因戲劇表演而成名,這對她而言或許是一種矛盾。

她開始以短捲髮示人,營造出一種波西米亞式的中性風格,並巧妙利用攝影等新興媒介來塑造個人形象。1859年,她迎來了第三段婚姻,嫁給約翰·C·希南(John C. Sheenan)。然而,她尚未正式與前夫曼肯離婚,因此被控重婚罪。儘管她最終成功辦理了與曼肯的離婚手續,但與希南的婚姻也迅速破裂,兩人不到一年便分道揚鑣。此後,她一度專注於詩歌創作,雖有部分作品出版,卻未能取得顯著成就。

幾經波折,她終於找到令她聲名大噪的角色——舞臺劇《瑪澤帕》(Mazeppa)中的男裝角色。在劇中,她的角色在高潮戲份中被剝去衣物、綁在馬背上,然後由馬帶離舞臺。起初,這一幕是以假人來呈現,但她堅持親自演出,身穿極為貼身的肉色緊身衣,在舞臺上與真馬互動,營造出幾近全裸的錯覺,瞬間引發轟動。

此後,她又經歷了第四、第五段婚姻,並前往倫敦與巴黎。在巴黎,她引起極大的社會關注,並捲入多段轟動一時的緋聞,其中包括與比她年長兩倍的作家亞歷山大·仲馬(大仲馬)(Alexandre Dumas)的戀情。然而,健康問題很快讓她無法繼續工作,財務狀況急轉直下。她曾寫信給朋友,哀嘆道:「我已經遠離了藝術與生活。然而,當一切塵埃落定,我是否已比大多數活到百歲的女人,經歷更多的人生?既然如此,或許我也該去往那些老人們最終歸去的地方。」她在巴黎與世長辭,葬於蒙帕納斯公墓(Cimetière Montparnasse)。

最終,艾妲·曼肯的肖像畫似乎未能揭露她真正的身份。她是演員,是詩人,是社交名流,是謎一般的女子。然而,正如她一生所追尋的問題一樣,她究竟是誰,仍然無法定論。

—艾瑞克(Erik)

如果你想回顧維吉尼亞·奧爾多伊尼(Virginia Oldoini)的照片,請參閱我們的文章《維吉尼亞·奧爾多伊尼:早期攝影界的明星》,在我們的線上雜誌DailyArtDaily上欣賞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