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魯克林大橋(Brooklyn Bridge)是美國紐約市最具代表性且令人驚嘆的地標之一,連接曼哈頓和布魯克林兩個行政區。該橋於1883年建成,16年後,成為亨利·沃德·蘭格(Henry Ward Ranger)繪畫作品《布魯克林大橋》的主題。
亨利·沃德·蘭格(1858-1916)在紐約州西部長大,父母鼓勵他發展藝術才能。大學畢業後,他前往巴黎,隨後在荷蘭受到海牙畫派的深刻影響。在那裡,蘭格精進了風景畫技巧,並完善了其作品中著名的豐富光影效果。蘭格屬於色調主義畫派,該畫派的風景畫以整體色調的氛圍或薄霧為特徵,以突出畫作的色調表現力。蘭格和他的追隨者在作品上添加了金棕色的釉層,以達到這種整體效果。
《布魯克林大橋》(1899)展示了蘭格在色調主義上的運用,透過色彩、筆觸和樹脂層的運用,使畫作呈現出寧靜而閃爍的效果,強調了情感和陰影。在這幅畫中,大橋成為風景的一部分,而天空則成為主要焦點,其廣闊而富有情感的元素在城市的喧囂中栩栩如生。蘭格定居於紐約市,熱衷於描繪這座他所熱愛的城市的自然活力。他也是康涅狄格州奧德萊姆藝術家殖民地的領袖,並在那裡創作了該地田園風光的美麗風景畫,讓他能夠同時描繪城市和郊區的景致。
蘭格不僅是一位才華橫溢的風景畫家,還是一位成功的商人,他將近40萬美元的遺產捐贈給後來成為史密森尼美術館的機構。
— 海蒂·韋伯(Heidi Werb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