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的《盎格魯-撒克遜編年史》(Anglo-Saxon Chronicle)中,公元793年的記載充滿了不祥的預兆:
「……在諾森布里亞的土地上出現了可怕的徵兆……其中包括巨大的閃電和在空中飛翔的火龍。」隨後發生的事情,徹底改變了英格蘭的歷史。
公元793年1月8日,維京人登陸了位於北英格蘭諾森布里亞王國沿岸的小島林迪斯法恩(Lindisfarne)。這裡是630年代建立的著名修道院所在地。然而,維京人摧毀了這座教堂,掠奪了珍寶,並屠殺了修道士們。儘管在隨後的半個世紀內,修道院多次遭到襲擊,但修道院社群堅守不離,誓言守護這片神聖的土地。然而,到了9世紀晚期,隨著可怕的維京國王哈夫丹(Halfdan)率領一支龐大的艦隊和強大的軍隊抵達泰恩河口,情況徹底改變。林迪斯法恩的主教埃德沃夫(Eardwulf)認為修道院將在這支異教軍隊的手中徹底毀滅,於是帶領僅存的修道士和修道院的珍寶,撤離了這座著名的小島。一個多世紀後,修道士們因一場神聖的異象而遷至達勒姆(Durham),逐步重建了他們的家園,並重新恢復了他們的聲望。
在修道院舊址發現的林迪斯法恩石碑(Lindisfarne Stone)可能是一塊墓碑。學者們認為,這塊石碑可能描繪了793年的維京襲擊。石碑的一側(如圖所示)刻畫了一大群武裝人員,高舉武器;而另一側則可能描繪了「最後的審判」:其圖像包括天體、祈禱的雙手以及一個十字架。林迪斯法恩石碑可能是為了紀念在8世紀劫掠中遇害的受害者而設立的。如今,它隸屬於英國文化遺產機構管理的聖島林迪斯法恩修道院收藏中。
——史蒂芬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