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爾弗雷德·西斯萊(Alfred Sisley)1874年的畫作描繪了位於巴黎郊外瑪爾利勒魯瓦的高聳水渠,這一法國王室遺跡在燦爛的秋日天空下顯得格外宏偉。該水渠建於17世紀,作為複雜水利系統的一部分,旨在將塞納河的水抽送到瑪爾利城堡和凡爾賽宮的花園,以供應那裡華麗的瀑布和噴泉。
當時,這座水渠已經停止運作約十年,儘管如此,它仍然吸引著遊客。然而,在畫作中,西斯萊只描繪了一名孤獨的騎馬人——當地民兵的一員——似乎對這座高聳的建築物視而不見。他的出現反倒強調了這種孤寂與被忽視的感覺,仿佛水渠正慢慢被周圍的景觀所吞沒。與他的朋友、同為印象派畫家的皮埃爾·奧古斯特·雷諾阿(Pierre-Auguste Renoir)和古斯塔夫·卡耶博特(Gustave Caillebotte)不同,西斯萊更專注於風景和鄉村景致,而非現代巴黎的生活和休閒活動。當時,西斯萊居住在盧韋西恩村,而瑪爾利水渠距離他家只有一段不遠的路程。這是他唯一一次以近距離的視角來描繪這座水渠,並將其作為畫作的主題。
西斯萊在畫中強調了場景的純粹視覺美感,營造出光線、色彩和形式的和諧。他的主題不僅僅是水渠,而是人造建築的堅固性與自然界不斷變化的力量之間的對比與消解。通過他快速而變化多端的筆觸,西斯萊賦予了畫面一種閃爍而短暫的感覺,進一步加強了這種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