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36年的今天,一位具有特殊英國國籍的荷蘭畫家勞倫斯·阿爾瑪-塔德瑪誕生了。這位以古典題材為主的畫家因其描繪羅馬帝國的奢華與頹廢而聞名,畫中的人物慵懶地置於華麗的大理石室內或背景為耀眼的地中海藍天。儘管在生前因其繪畫技巧和對古典古代的描繪而受到讚賞,他的作品在去世後曾一度名聲不佳,直到1960年代才重新被評估,確認其在十九世紀英國藝術中的重要地位。
1902年11月,六十六歲的阿爾瑪-塔德瑪離開倫敦前往埃及進行探險。這次旅行是為了參加12月10日阿斯旺大壩的開幕式。他為建造大壩的工程師——約翰·艾爾德爵士——繪製了《摩西的發現》一畫,艾爾德爵士不僅收藏了他的作品,還在埃及的家中接待了他。
《摩西的發現》的主題源自出埃及記第二章。法老的女兒與她的侍女來到河岸“洗澡”,偶然發現了一個“箱子”,“她打開一看,裡面躺著一個哭泣的嬰兒。她動了憐憫的心,說:‘這是希伯來人的孩子之一。’”(2:5-6)。在接下來的經文中,法老的女兒將孩子交給了她的侍女,直到孩子長大後被帶回,“她收他為養子,給他起名叫摩西”(2:10)。
阿爾瑪-塔德瑪在這幅大型構圖中拓展了這個眾所周知的聖經故事。假設嬰兒摩西被侍女秘密帶走,他不可能被一群侍女、奴隸和祭司們如此自豪地沿尼羅河擔著。實際上,整體氛圍是一種慶祝,既有宗教儀式遊行的部分,也有炫耀的遊行表演。法老的女兒在皇家椅上高高在上,身穿華麗的服飾,她在畫面中的突出位置,柔和的微笑似乎對籃子中的嬰兒感到好奇。她位於畫面的中心——可能是因為艾爾德的女兒為法老的女兒這一角色做了模特。畫中包含如此多的伴隨人物使得藝術家能夠展示許多他喜愛的(儘管不總是民族學上準確的)模特,從橄欖膚色的異域美女與光澤的深色辮子到更常見的淺膚色草莓金發;男性侍者的膚色深,類似藝術家早期作品《一個閒聊的地方》和《雕塑畫廊》(均為1869年)中的羅馬奴隸;還有祭司們,他們剃光的頭和白色亞麻布衣服象徵著他們的潔淨。
這幅畫在2010年拍賣時以35,922,500美元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