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繼續與海牙的莫瑞泰斯皇家美術館合作,多虧了他們,我們才能在周日出版他們收藏的傑作。請欣賞! :)
這幅畫之所以如此特別,是因為波特畫了這樣一個日常主題,即草地上的公牛,畫幅非常大,而且非常注重細節。從公牛背上嗡嗡作響的蒼蠅到前景中的青蛙。波特將公牛放在畫作中央的顯著位置,並略微從下方描繪它,因此它似乎聳立在地平線之上。是夏天了。雲雀高高地飛在天空中,陽光明媚,但在右邊,一場醞釀中的風暴在陽光明媚的草地上投下了陰影。地平線上可以看到 Rijswijk 教堂,該場景位於海牙外,波特在畫這幅畫時就住在那裡。
觀眾傳統上認為波特(1625-1654 年)描繪的是一頭真正的公牛,但事實並非如此。養牛專家觀察到,公牛長著兩歲動物的角,但長著四五歲動物的牙齒。而且,它有成年公牛的肩膀,卻有幼小動物的後軀。姿勢也不對:肩部和後軀略微傾斜,而中段是筆直的。公牛不可能那樣站立。
顯然,波特對不同年齡的各種公牛進行了初步研究。通過選擇他最好的研究,他試圖盡可能令人信服地描繪公牛:不太小,也不太大;強壯,但不太胖。波特畫公牛時只有二十一歲。他的牛羊畫通常要小得多,所以《公牛》很可能是受委託創作的,儘管它的讚助人和目的地未知。據他的家人說,在畫完《公牛》七年後,波特死於“畫太多畫”。
這是我最喜歡的莫瑞泰斯皇家美術館畫作之一,非常適合自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