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守圈子將利伯曼斥為“醜陋之使徒”。然而史泰德藝術館(Städelscher Museums)既有勇氣又有長遠眼光,在1899年創立之初便買下了這幅早期鎮館之作。利伯曼曾畫過阿姆斯特丹市立孤兒院裏被看管者們的素描。而在那之後他才在自己位於慕尼黑的工作室裏創作了這幅油畫。這幅作品在時間上處於利伯曼風格的轉折點,他放下了寫實時期的棕色調,改用印象派的更明亮的色彩。
列奧波德·松內曼(Leopold Sonnemann)是德國議會成員,並且是法蘭克福匯報(Frankfurter Zeitung)的創始人兼老板。在這位影響力強大的人物帶領下,史泰德藝術館作為一所收集並促進藝術的機構在1899年成立。1900年,協會的大約八十名成員慶祝了第一件藏品的購入,那就是馬克思·利伯曼的《阿姆斯特丹的孤兒院內庭》(The Courtyard of the Orphanage in Amsterdam,)。该畫在當時引起了熱烈爭論。這位柏林藝術家是德國印象派的代表人物,所畫與傳統的描繪戰鬥場面和勝利紀念碑的帝國藝術正好相反。然而在協會內部,這幅畫也遭遇了一些反對。松內曼迅速作出反應:他個人承擔了部分購畫款項,並且同時威脅要退會。看到這樣激進的手段,人們讓步了。現代藝術隨著這幅畫進入了博物館。
今天呈現的這幅德國印象派傑作來自史泰德藝術館。: )
點此閱讀關於史泰德藝術館收藏的另一幅名畫,約翰·海因裏希·威廉·蒂施拜因(Johann Heinrich Wilhelm Tischbein)的《歌德在羅馬郊外的鄉村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