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座岩石這幅畫證實了浪漫主義藝術家 (Romantics) 對風景難以忘懷, 廣闊與荒涼的理解, 與他們科學, 精確與形象地複製地質建造之間的連繫。在1831年關於風景畫的九封信裡, 卡魯斯 (Carus) 將三座岩石描述成地址歷史的史學見證, 以及 “原始峭壁最後的遺跡”, 擁有激發思考的地址地貌。然而在這裡, 他相當率直且科學的眼光, 還與將史實性概念轉移到自然的視角有關。卡魯斯 (Carus) 將三座岩石與 “荒廢之塔” 進行比較, 因此聯想到浪漫主義 (Romantic) 比喻 – 以荒廢的哥德式教堂為形式, 卡斯巴·大衛·佛列德利赫 (Caspar David Friedrich) 很喜歡這種比喻, 卡魯斯 (Carus) 也經常使用。這暗示了連續性概念對卡魯斯 (Carus) 地球生命藝術 (Erdlebenbildkunst) 的觀念來說至關重要。
卡魯斯 (Carus) 於1820年八月前往克爾科諾謝山, 也就是巨人山脈旅行。他追隨弗里德里希 (Friedrich) 的腳步, 後者曾在這個地區進行多次徒步旅行, 並且為他的畫作找到許多主題。三座岩石這幅畫可追溯到卡魯斯 (Carus) 於1820年8月15日創作的一些素描 (陳列櫃 [Kupferstich-Kabinett], 德勒斯登國家藝術收藏館 [Staatliche Kunstsammlungen Dresden], 館藏編號 C 1963-636)。然而在這幅畫中, 他改變了深度漸變的亮度值, 以便黑暗的前景襯托出明亮的岩石以及消失在遠方藍色的高地。
感謝德勒斯登國家藝術收藏館 (Staatliche Kunstsammlungen Dresden) 讓我們展示今日傑作 <3
P.S. 若您想念旅行與遠足, 這裡是構思於流浪癖 (Wanderlust), 徘徊或是旅行及探索世界的強烈願望, 之上最棒的畫作。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