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7世紀,歐洲人很少有機會品嘗香蕉。瑪麗亞·西貝拉·梅裏安用聯想的方式描述了它的特性:“它像蘋果一樣被人食用,同樣有令人愉快的香氣,生的和熟的都很好吃,它有一層像檸檬一樣厚的皮……”在她的插圖中,她描繪了一個巨大的植株,上面有開著的雄花,紅橙色苞片和正在發芽的雌花,以及成熟的果實。
1699年,瑪麗亞·西比拉·梅裏安(1647-1717)和她的女兒多蘿西婭·瑪麗亞·格拉夫前往蘇裏南,研究昆蟲並記錄它們的外貌。盡管他們的自費探險計劃用五年時間,但在1701年梅裏安就回到阿姆斯特丹,開始修改她的野外素描,為印刷作準備;此後,三位銅版雕刻家製作了這些銅版。多虧了她在荷蘭博物學家中有熟人,共有12位訂閱者資助出版了這部作品的豪華手繪版。梅裏安對活昆蟲的觀察使她能夠記錄它們在發育的不同階段以及與其他動物的相互作用中的行為。《蘇裏南昆蟲的變化形態》的昆蟲學研究工作涉獵很廣;梅裏安和格拉夫還研究並記錄了亞馬遜叢林植物群、蛛形綱動物、兩棲動物、爬行動物和小鳥。
在正在進行的位於威蘭國王簡三世宮殿博物館中的“植物和動物。林奈時代的自然歷史地圖集”展覽上。你將有一個獨特的機會看到四個《蘇裏南昆蟲的變化形態》副本。
瑪麗亞·西比拉·梅裏安是我們女性藝術家筆記本中的女性藝術家之一。請看這裏!
另外,在這裏你可以了解更多關於植物插圖藝術的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