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爾茲利(Aubrey Beardsley)這幅作品的靈感來自大仲馬 1852 年的小說,小說講述了一個歌妓為愛人放棄一切的感人故事。最初,這幅作品是展示梳妝臺前的女性的系列作品之一,並被簡單地命名為 "盥洗室女孩"。人們認為,比爾茲利後來可能決定將其描繪成大仲馬小說中的人物瑪德琳·戈蒂埃(Madeleine Gautier),尤其是因為這幅畫看起來有點像他早在1890年創作的一幅畫。比爾茲利也患有肺結核,並和瑪德琳一樣死於肺結核,他可能覺得自己和瑪德琳這個人物有某種聯系。
在這幅畫中,一位女性正在照鏡子,我們在但丁·加布裏埃爾·羅塞蒂和埃德加·德加等藝術家的作品中也能看到這一主題,他們經常在類似的場景中描繪女性。比爾茲利的畫風相當時尚,一個巨大的黑色輪廓占據了下半部分,幾乎與女性融為一體。她的手臂不見了,臉部只露出花哨的褶皺衣領。這幅畫深受比爾茲利喜歡的日本木刻版畫的影響,色彩鋪得大而平淡,具有剪影效果。最細致的部分是梳妝臺上的物品和花紋壁紙。女人的臉上有陰影和悲傷的表情,這可能暗示著疾病或疲憊。但總的來說,比爾茲利更註重圖案和設計,而不是讓她看起來逼真。
我第一眼看到這幅畫就愛不釋手,它是如此大膽,同時又極具裝飾性!
附:拉斐爾前派、日本木刻版畫、維多利亞時期的色情主義——了解塑造奧布裏·比爾茲利(Aubrey Beardsle)獨特風格的靈感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