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們欣賞的是一幅富有音樂感的繪畫:《第六號奏鳴曲》(星空奏鳴曲)中的《行板》。這件由立陶宛最著名的象徵主義藝術家M.K.丘爾廖尼斯(M. K. Čiurlionis)創作的傑作,展現了他對自然、宇宙和立陶宛神話的濃厚興趣。畫面看似充滿幻想,但我們的目光不禁被那條黑暗卻閃耀的線條所吸引——那是明亮的銀河,將物質世界與天使國度分隔開來。
在丘爾廖尼斯的時代,人造光源尚未氾濫,夜空總是繁星閃爍,夏天的夜晚銀河如一條明亮的光帶橫貫天際。有趣的是,銀河的方向恰好與秋季候鳥遷徙的路線一致,因此在立陶宛民間傳說中,人們相信逝者的靈魂也會沿著這個方向離去,化作遷徙的飛鳥。這些靈魂居住在“精靈之地”(Dausos),它們穿過銀河(在立陶宛語中,銀河被譯為“鳥之路”)才能抵達那裡。
別忘了,這幅畫同時也是奏鳴曲的一部分。音樂中的「行板」呼應了主題意境:我們能感受到行星緩慢的轉動,以及一位陷入沉思的天使穩健的步伐。這首冥想曲邀請我們仰望星空,思考人類在宇宙中的位置。
2025年將是M.K.丘爾廖尼斯誕辰150週年。為紀念這一重要時刻,M.K.丘爾廖尼斯國家藝術博物館將舉辦特別展覽《從琥珀到星辰:與丘爾廖尼斯同行・今昔對話》(2025年3月21日至10月12日),讓我們有機會近距離欣賞他的畫作,同時了解與他志同道合的同世代藝術家及現代藝術家的作品。當然,我們要感謝M.K.丘爾廖尼斯國家藝術博物館讓我們得以呈現這件美麗的作品。
附註:想了解更多關於這位神秘藝術家的故事嗎?快來跟隨丘爾廖尼斯一起走進童話世界吧!